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
有11種貿易條款,每一種都規定了買賣雙方對貿易商自由使用的義務。
11個貿易條款如下:

1) EXW – ExWorks
這一條款代表了賣方的最低義務,因為他只需將貨物交給買方處置。買方必須完成所有的進出口清關工作。運輸和保險由買方安排。
2) FCA – Free Carrier
這一術語是指賣方在指定地點將貨物交付買方指定的承運人,並辦理出口清關手續。賣方支付到指定地點的運費。
3) FAS – Free Alongside Ship
這個術語是指賣方在指定的裝運港將貨物放在船旁時交貨。賣方被要求辦理出口清關手續。從那一刻起,買方必須承擔貨物丟失或損壞的一切費用和風險。本術語僅適用于海洋運輸。
4) FOB – Free On Board
這個術語是指在指定的裝運港,當貨物越過船舷時,賣方即完成交貨。這意味著從那時起,買方必須承擔貨物的一切費用和風險。賣方必須辦理出口清關手續。本術語僅適用於海運。如果雙方不打算越過船舷交貨,則應使用FCA術語。
5) CFR – Cost and Freight
本術語指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時,賣方即完成交貨。賣方必須支付將貨物運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費用和運費,但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以及交貨後發生的任何額外費用,均由賣方轉移給買方。賣方必須辦理出口清關手續。本術語僅適用於海運。
6) CIF – Cost, Insurance, Freight
當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時,賣方即完成交貨。賣方必須支付將貨物運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費用和運費。損失損害險與成本加運費價相同。賣方還必須購買海運保險,以防止買方在運輸過程中損失/損壞的風險。賣方必須辦理出口清關手續。本術語僅適用於海運。
7) CIP – 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此條款與CPT條款相同,但賣方也必須投保買方在運輸過程中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該術語可用於任何運輸方式。
8) CPT – Carriage Paid To
這一術語是指賣方將貨物交付給其指定的承運人,但賣方也必須支付將貨物運至指定目的地所必需的運輸費用。買方承擔貨物交付後發生的一切費用。賣方必須辦理出口清關手續。本術語可用於不同的運輸方式(包括多式聯運)。
9) DAF – Delivered At Frontier
這個詞意味著賣方交付貨物放置在處置時到達買方的運輸工具不卸載,清除出口但不允許進口,在指定點&在邊境海關邊境前,但臨近的國家。在運送到陸地邊界時使用。
10) DES – Delivered Ex Ship
當貨物在指定的目的港不辦理進口清關手續,由買方在船上處理,賣方即交付貨物。賣方承擔卸貨前將貨物運到指定港口的一切費用和風險。這個術語只能在海運時使用。
11) DEQ – Delivered Ex Quay
此條款與DES相同,但賣方有責任將未辦理進口清關手續的貨物放置在指定目的港的碼頭上,由買方處置。賣方承擔在DES和碼頭卸貨的一切費用和風險。這個術語只能用於海運。
12) DDU – Delivered Duty Unpaid
本術語是指賣方在指定的目的地點向買方交付貨物,不經清關進口,也不經卸下運輸工具。賣方承擔將貨物運至指定地點的一切費用和風險,但“關稅”除外(包括海關手續和支付海關手續、關稅和稅款的責任)。買方負責支付所有的關稅和稅款。
13) DDP – Delivered Duty Paid
本條款代表了賣方的最大義務。在賣方不能直接或間接取得進口許可證的情況下,不得使用該術語。本術語與DDU術語含義相同,但賣方也將承擔辦理海關手續的所有費用和風險,包括關稅、稅金和海關費用的支付。
14) DAT – Delivered at Terminal (named terminal at port or place of destination)
賣方支付到終端的運輸費用(進口清關費用除外),並承擔貨物在終端卸載之前的一切風險。
15) DAP – Delivered At Place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
除與進口清關有關的費用外,賣方支付到指定地點的運輸費用,並承擔買方準備卸貨之前的一切風險。
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其中包括什麼內容?
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定義了買賣雙方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誰要在什麼時間做什麼?在買賣雙方的合同中,確定如下事項:
·買賣雙方的責任
·負責保險、許可證、許可和所有其他手續
·誰安排運輸到哪個地點,誰負責
·成本和風險從賣方轉移到買方的點。